5月份,我市将全面进入汛期,各类自然灾害也将进入多发频发期,结合5月气象水文预测,研判认为,5月冷暖空气均较为活跃,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需防范上述灾害性天气给交通运输、户外施工、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警惕强降水可能带来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风险;要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做好春播春管进度安排,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做好水资源调度;此外,应加强阶段性晴好天气期间的森林火险管控。
预计5月份气象水文出现以下特点:一是平均气温 23~24℃,较常年偏高0.8~1.5℃;二是降水量110~1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3成,主要降水时段大致出现在7日、14~16日、21~24日、28~30日;三是我市河湖库渠水位将普遍偏低。
全市各地5月份自然灾害风险主要表现和防范对策为:
(一)密切关注水雨情和汛旱情形势。根据预测,我市5月份降雨量和来水量正常偏少,河湖库渠水位普遍偏低。请各地各单位密切关注水雨情和汛旱情形势,加强监测预警,对前期汛前准备工作再检查、再强化、再落实,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科学做好蓄水保水、引水提水,有效保障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需求。同时要关注旱涝急转,防范局地强对流、区域性暴雨引发山洪和城市内涝,加强堤防巡查排险,强化监测预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范极端天气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要深刻汲取贵州游船倾覆事故教训,强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按照气象预警等级及时响应并采取管控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停课、停业、停工、停产、停运以及其他防范保护措施。交通出行方面,需重点关注风雹、短时强降水、雷电等灾害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交通交管部门及各地要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安全风险提示和交通疏导,保障群众出行通畅安全。文化旅游方面,旅游景区要做好高风险游乐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景区内隐患排查,落实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重点防范连续降雨、局部强降雨引发的旅游景区灾害事故。农业生产方面,要防范阶段性干旱,做好水资源调度,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要抢晴做好油菜、小麦等夏粮夏油收获,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清沟理墒及时排渍,确保农业生产平稳有序开展。地质灾害方面,需注意防范建房切坡、修路切坡、抽排地下水等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三)加强森林火险管控。5月我市气温持续偏高且降水偏少,需加强阶段性晴好天气下的森林火险管控,各地需继续加强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防火巡护,严防人为因素诱发森林火灾。
4月,我国大陆没有发生5.0级以上地震,我省没有发生3.0级以上地震,我市没有发生1.0级以上地震。预计5月,我市地震活动频度与强度维持常年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