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2年洪湖市政府工作报告(十二)

坚定不移守牢安全底线,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

守住水安全底线。统筹推进“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对照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底图单元”,科学划定两级流域片区,分区分类建立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启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确保东分块安全建设工程年内开工。投资19.78亿元,重点实施老闸泵站新建、南套沟泵站更新改造、下内荆河灌区续建配套二期、西部中心水厂二期等10个项目,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扎实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重要河湖功能水质达标率为100%。加强泵站、涵闸、堤防维修管护,排查整改重点险工险段隐患,确保防汛抗旱安全。

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项目年度投资5.26亿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各类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全域推进扬尘治理、秸秆禁烧、禁鞭禁香等防治攻坚行动,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5%以上。扎实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退垸还湖,巩固禁捕退捕成果,完善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长江、洪湖及主要河湖水污染排查和截污整治,集中连片开展养殖尾水治理,稳步提升大湖水质,力争四湖总干渠新滩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切实做好乡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落实“三线一单”要求,践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造林绿化1.2万亩。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人人参与、成果全民共享。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市。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农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7.25万亩。全面实施老湾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争取大沙湖管理区、大同湖管理区、戴家场镇三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加强农村宅基地管控,牢牢守住110.53万亩耕地、101.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底线。坚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促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加快粮油仓储物流中心、中储粮洪湖仓储等项目建设,稳定农民收益预期、激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4.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万吨。

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市非遗馆建设,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整理,做好“洪湖十大碗”等一批非遗项目申报。加强文物普法宣传。制定实施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负面清单,扎实做好620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推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和利用工程建设,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示范区。深化研究阐释,讲好“洪湖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非遗文物、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好“老区”牌,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支持湘鄂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在红色旅游、承接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