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2年洪湖市政府工作报告(九)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

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抢抓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省委省政府支持加快洪湖新滩共建园区建设机遇,积极对接武汉都市圈建设相关政策和举措,主动深层次、全方位、全领域融入武汉都市圈,加快实现“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重点推进仙洪监客运铁路、103省道汉南至新滩第二通道启动实施,加快推进武松高速洪湖段建设;完成新滩港区综合码头前期工作,确保新堤港综合码头、散货码头建成运营;开展江北高速北延前期工作,力争纳入省级规划。进一步深化新滩经合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密合作,加强双方在招商引资、专业人才挂职交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研发在武汉、制造在新滩,头部在武汉、链条在新滩,主链在武汉、配套在新滩”的产业格局。

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水平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12.85亿元加快16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棉花小区等84个老旧小区改造;筹划保障性租赁住房1938套,着力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加大对本地建筑施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新增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10家。完善城区水系连通和生态补水机制,加快城市防洪排涝二期、污水管网二期、燃气管道及供水管网老化更新改造,提高城市安全运行能力。推广智慧城管信息平台应用,加快智慧水务及二次供水项目建设,建成城区智慧交通信息系统,着力构建“五纵四横”城市交通循环体系。加快发展夜市经济、地摊经济、电商经济,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质发展批零住餐、休闲娱乐、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支持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力争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家。做旺城市人气、商气和“烟火气”,力争主城区每年新增人口1万人以上。


着力建设富强、美丽、特色乡镇。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原则,进一步完善分类分层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镇域经济调度。支持府场镇、曹市镇打造石化装备智造特色小镇,支持万全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全力支持大沙湖管理区、大同湖管理区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做大做强燕窝蔬菜、沙口再生稻、汊河藜蒿、龙口“四大家鱼”、黄家口新特种鱼规模化养殖,做深做优滨湖、螺山、小港虾蟹产业;支持峰口镇建设商贸物流重镇,加快瞿家湾红色小镇、老湾珂里慢游小镇等项目建设。支持乌林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扎实推进“擦亮小城镇”、乡镇污水处理二期等项目实施,加快“共同缔造”美丽小城镇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集镇延伸、公共服务向集镇覆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支持各乡镇聚焦产业,充分挖掘镇村闲置资产盘活潜力,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冷链物流、农村电商、农旅融合等新兴业态,形成争先进位、特色发展格局。